安全知识
题库类
大学生应急安全救护常识
发布时间:2018-07-05 09:04:33 访问次数:10
一、传染病预防常识
传染病是一组在人与人之间或由昆虫、动物传染给人的疾病。在校大学生由于是集体生活,课堂和宿舍人群较集中,生活接触多,特别是一些同学卫生知识缺乏,缺 少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的卫生行为,致使一些传染病在高校学生中常见,如果不能及时预防,就有可能在师生中造成传染病的流行。一般情况下,只要我们坚持健 康的生活方式,讲究卫生,保证营养合理,勤于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很多传染性疾病都是可以预防的。
1、流行感冒的预防应注意哪些方面?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黏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空气飞沫为传染途径,人群易感性强,以冬春季节为多发,主要的预防措施有:
(1)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多喝开水。
(2)勤洗手、勤洗澡、勤洗被褥,在天气好时经常翻晒一切可以翻晒的物品。
(3)在流行期间少出入公共场所,尽量减少集体活动。
(4)发现自己出现有关症状时,及时到医院就诊;一旦感染流感,则应戴上口罩,以免再次传染给他人。
(5)接种流感疫苗,因为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的主要措施之一。
2、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传染病,根据病原学病毒性肝炎可分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等。病毒性肝炎到目前为止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因此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高校学生来说显得十分必要。
乙肝的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已型肝炎的最佳选择。
(1)慎用血液制品。
(2)不能与人共用未经消毒的剃须刀、穿耳针等以及共用注射器注射。
(3)不要用未经消毒的剃须刀、穿耳针、纹身针等进行美容活动。
(4)不要和乙型肝炎病人或已肝病毒携带者共用毛巾、牙刷等。
甲型肝炎的主要预防措施是:
(1)接种甲肝疫苗。
(2)注意个人卫生,餐前便后要用流动水洗手。
(3)不到无卫生许可证的摊点就餐。
(4)甲肝病人的餐、饮器具要专用,消毒要彻底。
(5)秋冬季节是甲肝的高发季节,要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6)平时要加强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
(7)如不慎接触了甲肝病人,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或接种甲肝疫苗。
3、非典型肺炎。根据卫生部门调查,非典型肺 炎有一定的传染性,可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短距离空气飞沫以及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因此,预防“非典”采取各种防御措施切断“非典”传播途径尤为重要。 高校是人群聚集的地方,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密切而频繁,是重点进行防御的地方。大学生要预防“非典”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加强个人防护。
(2)多人一起进餐时,应用公用筷和公用匙。
(3)勤洗手,双手被呼吸系统分泌物弄污后(如打喷嚏后)应洗手。
(4)切勿与他人公用毛巾等物品。
(5)杜绝随地吐痰的不良习惯。
(6)加强锻炼,提高免疫能力。
4、登革热。登革热经蚊子传播,主要流行于夏秋季蚊子孽生的季节和热带、亚热带蚊子较多的地区,如东南亚、南亚、西太平洋等地区。登革热的预防重点在于防蚊和灭蚊,少去或不去登革热多发地区。
5、禽流感。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禽流感的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消除恐慌心理,搞好教室、宿舍的环境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加强锻炼,增强抗病能力,不去疫区旅游。
(4)对禽蛋等食品要高温烧熟烧透,防止外熟里生。
(5)不到卫生条件差或无卫生许可证的摊点就餐。
(6)一旦发现不明原因的发热症状,要及时就诊。
6、红眼病。红眼病是由于细菌感染的一种常见的急性结膜炎,多发在春夏季节,其特点是发病急、传染性强。红眼病主要的预防措施有:
(1)要注意手的卫生。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不要用脏手揉眼睛,要勤剪指甲。
(2)少到公共场所活动,不使用共用毛巾、脸盆等。
(3)如果发现红眼病,应及时隔离,所有用具应单独使用,最好能洗净晒干后再用。
(4)病人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用药。
7、艾滋病。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英文缩写AIDS的中文译音。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又称艾滋病病毒引起的恶性传染病。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以下三种:
(1)性接触传播;
(2)血液传播;
(3)母婴传播。
以下行为或途径不会传播艾滋病:空气;饮水、食物;餐具、衣服被褥、货币、马桶等;日常工作及生活接触;握手、拥抱、抚摸、接吻、安全性行为;游泳池;蚊子、臭虫等的叮咬;被动物抓咬伤;有防护措施地护理艾滋病病人等。
艾滋病传播途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行为和习惯,因而预防艾滋病是完全可能的,对个人预防来说,需做到:
(1)洁身自爱,不搞性乱,性行为安全。
(2)不吸毒,特别不要与人共用针筒静脉注射毒品,不输未经检验的血液。
(3)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不到医疗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单位,特别是个体诊所打针、拔牙、针灸、手术。
(4)不用未经消毒的器具穿耳、纹身、美容。
(5)不共用剃须刀、牙刷等。
二、消防安全常识
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并造成一定危害的燃烧现象,称火灾。在校大学生由于生理、心理等客观因素,当发生火灾时更容易受到危害。在高校发生的火灾,60% 至70%是在学生宿舍、教师、实验室等学生活动较为集中的场所,如果学生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常识缺乏,扑救初起火灾和逃生自救互救能力低下,一旦发生 火情,势必酿成火灾,造成严重后果。
1、高校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有:私拉乱接电线、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违章操作、用火不慎、玩火、吸烟、等因素引起。
2、为什么秋、冬季火灾事故多?
(1)秋、冬季天气寒冷,雨水稀少,气候干燥多风,用火用电频繁。
(2)秋、冬季处于每年的首尾之际,学习、工作繁忙,加之昼短夜长,人们容易懈怠,往往忽视消防安全,初起火灾不能及时发现。所以造成秋、冬季火灾事故多,损失伤亡大。
3、防火的基本原则是什么?防止燃烧条件的产生,不使燃烧三个条件相互结合并发生作用,以及采取限制、削弱燃烧条件发展的办法,阻止火势蔓延,这就是防火的基本原理。
4、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1)冷却灭火法,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着的物体上,将可燃物质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终止燃烧。如用水灭火。
(2)隔离灭火法,就是将燃烧物体与附近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疏散开,使燃烧停止。
(3)窒息灭火法,就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质断绝氧气的助燃而熄灭。如用泡沫灭油类火灾。
(4)抑制灭火法,也称化学中断法,就是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过程中,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而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游离基,使燃烧反应停止。如干粉灭火剂灭气体火灾。
5、学生公寓为什么不能使用大功率电器?
首先学生公寓属于公共住宿场所,涉及公共安全利益,使用大功率电器极易引起电线超负荷,造成电流增加,电线发热,超得越多,发热也越快。电线绝缘层允许温 度一般为60℃ ,如果线路长期过负荷运行,线路发热量增大,绝缘层加速老化。当温度在大于250℃时,绝缘层会发生自燃,并与电线分离,造成短路而发生 火灾事故。其次,学生宿舍供电线路,配电设施较为薄弱,客观上不允许使用大功率电器。
6、哪些电器不允许在学生宿舍使用?
学生公寓内严禁使用电炉、电饭煲、电取暖器、电热毯、电热杯、热得快、空调器等大功率电器
7、学生宿舍为什么不能乱拉乱接电线?
(1)在乱接电线中因错误接线容易造成事故,或连接不牢固形成接触电阻过大而引发火灾事故。
(2)寝室内导线的设计容量是有限的,乱接电线造成接入过多的负荷,容易因过负荷而造成火灾。
8、如何正确使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1)使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时,应手提灭火器的提把,迅速赶到着火处。
(2)在距离起火点5米左右处,放下灭火器。在室外使用时,应占据上风方向。
(3)使用前,先把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
(4)如使用的是内装式或贮压式干粉灭火器,应先拔下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用力压下压把,干粉便会从喷嘴喷射出来。
(5)如使用的是外置式干粉灭火器,则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提起提环,握住提柄,干粉便会从喷嘴喷射出来。
(6)用干粉灭火器扑救流散液体火灾时,应从火焰侧面对准火焰根部喷射,并由近而远,左右扫射,快速推进,直至把火焰全部扑灭。
(7)用干粉灭火器扑救容器内可燃液体火灾时,亦应从火焰侧面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扫射。 当火焰被赶出容器时,应迅速向前,将余火全部扑灭。灭火时应注意不要把喷嘴直接对准液面喷射,以防干粉气流的冲击力使油液飞溅,引起火势扩大,造成灭火困难。
9、电脑着火怎么办?如果电脑着火,即使关掉机子,甚至拔下插头,机内的元件仍然很热,仍会迸出烈焰并产生毒气,荧光屏、显象管也可能爆炸,应付的方法如下:
(1)电脑开始冒烟或起火时,马上拔掉电源插头或关闭电源总开关,然后用湿毛毯或棉被等盖住电脑,这样既能阻止烟火蔓延,也可挡住荧光屏的玻璃碎片。
(2)切勿向失火电脑泼水,即使已关掉电源的电脑也是这样,因为温度突然降下来,会使炽热的显象管爆裂。此外,电脑内仍有剩余电流,泼水可能引起触电。
(3)切勿揭起覆盖物观看,灭火时,为防止显象管爆炸伤人,只能从侧面或后面接近电脑。
10、大学生在遭遇火灾时应该如何正确自救逃生?
(1)当发生火灾时,如果发现火势并不大,且尚未对人造成很大威胁时,当周围有足够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应奋力将小火控制、扑灭;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地乱叫乱窜,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
(2)突遇火灾,面对浓烟和烈火,首先要强令 自己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决定逃生的办法,尽快撤离险地。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和相互拥挤、乱冲乱窜。撤离时要注意,朝明亮处或外面 空旷地方跑,要尽量往楼层下面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阳台、气窗、天台等往室外逃生。
(3)逃生时经过充满烟雾的路线,要防止烟雾 中毒、预防窒息。为了防止火场浓烟呛入,可采用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离的办法。烟气较空气轻而飘于上部,贴近地面撤离是避免烟气吸入、滤去毒气的最佳方 法。穿过烟火封锁区时,可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湿棉被、湿毯子等将头、身裹好,再冲出去。
(4)发生火灾时,要根据情况选择进入相对较 为安全的楼梯通道。除可以利用楼梯外,还可以利用建筑物的阳台、窗台、天窗、屋顶等攀爬到周围的安全地点,沿着落水管等建筑结构中凸出物滑下楼也可脱险。 在高层建筑中,电梯的供电系统在火灾时随时会断电或因高温的作用电梯变形而使人被困在电梯内,同时由于电梯井犹如贯通的烟囱般直通各楼层,有毒的烟雾直接 威胁被困人员的生命,因此,千万不要乘普通的电梯逃生。
(5)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并用水打湿从窗台或阳台沿绳缓慢滑到下面楼层或地面,安全逃生。
(6)假如用手摸房门已感到烫手,此时一旦开 门,火焰与浓烟势必迎面扑来。逃生通道被切断且短时间内无人救援。这时候,首先应关紧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用湿毛巾、湿布塞堵门缝或用水浸湿棉被 蒙在门窗上,然后不停用水淋透,防止烟火渗入,固守在房内,直到救援人员到达。
(7)如果发现身上着了火,千万不可惊跑或用手拍打,因为奔跑或拍打时会形成风势,加速氧气的补充,促旺火势。当身上衣服着火时,应赶紧设法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苗;能及时跳进水中或让人向身上浇水、喷灭火剂就更有效了。
(8)当你处在陌生的环境时,为了自身安全,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以便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现场。
11、火灾逃生中的错误行为:
(1)原路脱险。这是最常见的火灾逃生行为模 式。因为大多数建筑物内部的平面布置、道路出口一般不为人们所熟悉,一旦发生火灾时,人们总是习惯沿着进来时的出入口和楼道进行逃生,当发现此路被封死 时。才被迫去寻找其他出入口。殊不知,此时已失去最佳逃生时机。因此。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时,一定要对周围的出人口进行必要的了解与熟悉。
(2)向光亮处跑。这是在紧急危险情况下,由 于人的本能、生理、心理所决定的,人们总是向着有光、明亮的方向逃生。光和亮就意味着生存的希望,它能为逃生者指明方向道路、避免瞎摸乱撞而更易逃生。而 这时的火场中,90%的可能是电源已被切断或已造成短路、跳闸等,光亮处正是火魔肆无忌惮之处。
(3)盲目追随。当人的生命突然面临危险状态 时,极易因惊慌失措而失去正常的判断思维能力,当听到或看到有什么人在前面跑动时,第一反应就是盲目地紧紧追随其后。常见的盲目追随行为模式有跳窗、跳 楼、逃(躲)进厕所、浴室、门角等。只要前面有人带头,追随者也会毫不犹豫地跟随其后。克服盲目追随的方法是平时要多了解与掌握一定的消防自救与逃生知 识,避免事到临头没有主见而随波逐流。
(4)自高向下。俗话说:人往高处走,火焰向 上飘。当校园内发生火灾,特别是高层建筑一旦失火,人们总是习惯性地认为:火是从下面往上着的,越高越危险,越下越安全,只有尽快逃到一层,跑出室外,才 有生的希望。殊不知,这时的下层可能是一片火海,盲目地朝楼下逃生,岂不是自投火海吗?随着消防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发生火灾时,有条件的可登上房顶或 在房间内采取有效的防烟、防火措施后等待救援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5)冒险跳楼。人们在开始发现火灾时,会立即作出第一反应,这时的反应大多还是比较理智的分析与判断。但是,当选择的路线逃生失败,发现判断失误而逃生之路又被大火封死时,就不理智地选挥了跳楼,殊不知这样会更危险。选择安全地带向外求救,等待救援才是明智之举。
三、生命急救常识
高校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往往由于自身原因或环境因素造成猝死、运动伤害、中毒等突发事件,如果能得到现场及时正确的急救,就能最大程度避免死亡事故的发生。
1、猝死。猝死是指一个看来健康的人,突然发生意料不到的非外因引起的死亡。大学生发生猝死的主要原因是:
(1)个别学生主要器官有潜在疾病、暴发疾病或异常体质和过敏体质。
(2)精神因素,过度狂欢、愤怒、紧张、恐惧等情绪激动时或感到疼痛时引起猝死。
(3)剧烈的体力活动或过度疲劳。
(4)过度饮酒。对患有心脏、血管、肺脏、脑、肝脏及肾脏疾病者来说,过度饮酒容易引起这些脏器功能衰竭,也可引起血管破裂出血而死亡。
(5)外伤或感染:一般是指轻微的外伤或感染而言。它们虽然不能直接致命,但可使原有病变恶化,进而导致死亡。轻微的感染能使患者的抵抗力再度降低,促使原有潜在性疾病发作或加重而猝死。
(6)过冷过热、暴饮暴食等情况,有时也可成为猝死的诱因。
2、发现有人猝死该如何进行现场抢救?
(1)首先判断病人有无意识,如无意识,应立即呼救,以取得其他人的帮助。
(2)拨打“120”电话求救,同时迅速将病人摆好仰卧体位,并放在地上或硬板上。
(3)判断病人有无呼吸,如无呼吸,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4)如有脉搏,可仅做人工呼吸,如无脉搏,应立即作胸外按压,每做15次按压,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反复进行,直至专业医务人员赶到。
3、溺水的现场抢救。溺水是循环、呼吸骤然停止的一种急症。溺水的现场急救是整个急救治疗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现场急救是否及时有效,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应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
(1)溺水者被救出水面后,让其俯卧,头偏至一侧,用衣服或其他物体垫高腹部,或者将他横放在你屈曲的膝盖部,使头倒悬并轻轻按压患者背部,这样可使气管、肺和胃里的水迅速排出。
(2)撬开溺水者的口,清除口腔和鼻腔中的泥土、杂草或唾液、痰液,注意将舌头拉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3)待溺水者缓过气来,没有生命危险以后,你可以用手掌轻轻拍打他的脸,使他苏醒过来。
(4)如溺水者的呼吸、心跳停止,不要因忙于 倾倒排水而延误宝贵约抢救时间,应马上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吹气的力量要适当,使他的胸部隆起为止。吹气的快慢一般为15~16次/分,但随年龄不同,可 有改变。成人常为14~16次/分,在实行人工呼吸的同时,必须配合胸外心脏按压。每进行4次胸外心脏按压,就要进行1次口对口人工呼吸。
(5)就地急救有困难,溺水者生命垂危时,要设法尽快送往距离就近的医院,切记不要舍近求远。在送医院途中也应该尽可能继续进行上述急救措施,不能间断。
4、中暑。遇到中暑病人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1)立即把病人抬到阴凉通风处,松解过紧的衣扣;
(2)给予含盐饮料,并服用人丹、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品;
(3)用冷毛巾湿敷头部或用%50的酒精擦浴;
(4)如症状没有减轻,送医院就诊。
5、中暑的预防:
(1)注意避免在日光下长时间的暴晒或者在高温不通风的环境中过久。
(2)外出时,在日光下要戴遮阳帽。
(3)夏天,不要在日光下长时间做剧烈运动。
(4)出现不适感觉应尽早到阴凉通风处休息。
6、急性酒精中毒。急性酒精中毒(俗称醉酒)是由于饮入过量的酒或含酒精的其他饮料后引起的中枢性兴奋或抑制的症状。酒精进入人体吸收较快而排泄较慢,故酗酒对人体伤害很大,重度中毒可造成死亡。急性酒精中毒的处理:
(1)催吐,尽量吐出胃中残酒。
(2)饮用鲜果汁水、醋水或糖水解酒。
(3)对于严重的酒精中毒者应送医院救治。
7、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指人们食用了含有致病微生物其毒素的食品或食用含有毒性物质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食物中毒从致病因素看,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1)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食用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
(2)真菌毒素中毒,是指真菌在谷物或其他食品中生长繁殖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人食用这种毒性物质发生的中毒。用一般的烧煮等加热处理不能破坏食品中的真菌毒素。
(3)动物性食物中毒,是指食入含有有毒成分的动物食品引起的中毒。如:河豚鱼中毒、鱼胆中毒等。
(4)植物性食物中毒,是指因误食有毒植物引起的中毒。如毒蘑菇中毒等。
(5)化学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食用被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的食品引起的中毒。
8、如何预防食物中毒。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在于把牢饮食关,搞好饮食卫生。
(1)注意挑选和鉴别食物,不要购买和食用有毒的食物,如:河豚鱼、毒蘑菇、发芽土豆等。
(2)饭前、便后要洗手。
(3)避免昆虫、鼠类和其他动物接触食品。
(4)到饭店就餐时要选择有《食品卫生许可证》的餐饮单位,不在无证排档就餐。
(5)不吃毛蚶、泥蚶、魁蚶、炝虾等违禁生食水产品。
(6)不要到无证摊贩处买食品。不买无商标或无出厂日期、无生产单位、无保质期限等标签的罐头食品和其他包装食品。
(7)瓜果、蔬菜生吃时要洗净、消毒。
(8)不随意采捕食用不熟悉、不认识的动物、植物(野蘑菇、野果、野菜等)。
(9)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
9、发现食物中毒后怎么办?
(1) 发现有人食物中毒,要及时送到医院就诊,不要自行乱服药,医治越早越好,切莫延误时间。患者应保留所有就诊记录、化验单、医药费凭证等。
(2)前往医院就诊的同时应了解发病前有共同饮食史的其他同伴是否也出现类似症状,如有则立即向当地卫生监督机构报告,使卫生监督机构能尽早采取控制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同时有利于查明原因并及时处理。
(3)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就地收集封存,以备检验。
(4)要保护好现场,及时收集患者的呕吐物、粪便等,以备检验;食品贮存场所及炊具、餐具、容器等暂不要清洗,在食品卫生监督人员采样结束后,再对中毒现场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洗、消毒,以防中毒事故的再次发生。
(5)在餐饮单位就餐后发生疑似食物中毒的,千万不要与餐饮单位私下协商解决,应于第一时间报告卫生监督机构,以免延误调查时机,给确定事件性质和原因带来困难,从而影响依法向肇事单位索赔的证据力度。
10、触电。
触电又称电损伤,是电流通过人体致使其损伤、甚至死亡的急症。发现有人触电时。
(1)应立即切断电源,或者用木棍、竹竿等物将电源与人体分离。
(2)脱离电源后,对于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3)及时送医院抢救,在专业医务人员到来之前,不要放弃对触电者的急救。
(4)千万不要打强心针救护触电人员。
11、烧伤的急救。根据烧伤的不同类型,可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1)防止休克、感染。为防止伤员休克和创面 发生感染,应给伤员口服止痛片(有颅脑或重度呼吸道烧伤时,禁用吗啡)和磺胺类药,或肌肉注射抗生素,并让伤员口服烧伤饮料,或饮淡茶水、淡盐水等。一般 以多喝少量为宜,如发生呕吐、腹胀等,应停止口服。要禁止伤员单纯喝白开水或糖水,以免引起脑水肿等并发症。
(2)保护创面。烧伤创面一般可不做特殊处 理,尽量不要弄破水泡,不能涂龙胆紫一类有色的外用药,以免影响烧伤面深度的判断。为防止创面继续污染,避免加重感染和加深创面,对创面应立即用三角巾、 大纱布块、清洁的衣服和被单等,给予简单而切实的包扎。手足被烧伤时,应将各个指、趾分开包扎,以防粘连。
(3)合并伤处理。有骨折者应予以固定;有出血时应紧急止血;有颅脑、胸腹部损伤者,必须给予相应处理,并及时送医院救治。
(4)迅速送往医院救治。伤员经简易急救后,应尽快送往临近医院救治。护送前及护送途中要注意防止休克。搬运时动作要轻柔,行动要平稳,以尽量减少伤员痛苦。
12、遇到有人休克怎么办?
休克是由于严重创伤、烧伤、触电、骨折的剧烈 疼痛和大出血等引起的一种威胁伤员生命,极危险的严重综合症。虽然有些伤不能直接置人于死地,但如果救治不及时,其引起的严重休克常常可以使人致命。休克 的症状是口唇及面色苍白、四肢发凉、脉搏微弱、呼吸加快、出冷汗、表情淡漠、口渴,严重者可出现反应迟钝,甚至神志不清或昏迷,口唇肢端发绀,四肢冰凉, 脉搏摸不清,血压下降,无尿。预防休克和休克急救的主要方法是:
(1)要尽快地发现和抢救受伤人员,及时妥善地包扎伤口,减少出血、污染和疼痛。尤其对骨折、大关节伤和大块软组织伤,要及时地进行良好的固定。一切外出血都要及时有效地止血。凡确定有内出血的伤员。要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2)对急救后的伤员,要安置在安全可靠的地方,让伤员平卧休息,并给予亲切安慰和照顾。以消除伤员思想上的顾虑。待伤员得到短时间的休息后,尽快送医院治疗。
(3)对疼痛剧烈的伤员,要服止痛药。也可以打针止疼,其方法是在受伤相应部位取穴,选配神门、枕、肾上腺、皮质下等穴位。
(4)对没有昏迷或无内脏损伤的伤员,冬季要注意保暖。夏季要注意防暑,使伤员平卧,保持呼吸通畅,必要时还应做人工呼吸。已昏迷的伤员可针刺人中、十宣、内关、涌泉穴以急救。
四、自然灾害防护常识
凡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条件的各类事件通称之为灾害。灾害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自然变异,二是人为影响。通常把以自然变异为主因的灾害称之为自然 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等。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自然灾害防护知识,才能在灾害来临时做到“临危不惧、从容处置”,才能确保人身、财产安 全。
1、台风的防护措施。
(1)台风来临之前,首先会刮起强风。强风有可能吹倒建筑物、高空设施,易造成人员伤亡。因此,在台风来临时,千万不要在临近电线杆、树木、广告牌、篮球架等容易造成伤亡的地点避风避雨。
(2)强风会吹落高空物品,易造成砸伤砸死事故。因此,在台风来临之前要将放置在室外的花盆、衣架等物收到室内,以确保安全。
(3)台风可能造成停水停电等现象,因此在台风来临前要准备好矿泉水、食物、手电筒等用品。
(4)气象台发出台风警报后,不要到台风经过的地区旅游或到海滩游泳,更不要随船出海;外出的人应尽快回家。
(5)台风来临时,要迅速切断各类电器的电源防止雷击。关紧门窗,以免被强风吹开。要检查并缚紧容易被风吹倒的物件,如窗户等。不要在玻璃门、玻璃窗附近逗留。
(6)避免在房间内使用蜡烛或者有火焰的燃具,而要使用手电筒。在生命遇到危险时,要用电话求救。
2、如何预防雷击?
(1)雨天应当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蹿入室内造成危害。
(2)拔掉电器设备的电源插头;不要打电话、用电脑;不要靠近室内的金属设备如自来水管、下水管;要尽量离开电源线、电话线、广播线,以防止这些线路和设备对人体的二次放电。
(3)关掉随身携带的手机、小灵通。
(4)雷雨天不要洗澡,不要靠近潮湿的墙壁。
(5)要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引下线。
(6)要远离各种天线、电线杆、高塔、旗杆、篮球架等。
(7)应当离开铁丝网、金属晒衣绳;离开孤独的树木和没有防雷装置的孤立的小建筑等
(8)雷雨天气不要在田径场、球场等空旷地带行走或进行户外运动;不要用金属杆的雨伞,不要拿带有金属杆的如高尔夫球杆、羽毛球拍等物。
(9)应当进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一旦有人遭雷击,应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摩,同时急送医院。
3、如何预防洪水。洪水是指江河水量迅猛增加及水位急剧上涨的自然现象。洪水的预防措施:
(1)预知洪水将来临时,应即时离开溪床及低地。
(2)如果接到洪水警报,应快速到高地等安全处避难。
(3)做好防洪准备,准备必要的医疗药品,妥善安置贵重物品,准备必要的衣服、食品、矿泉水,做好自救和救援的准备。
(4)如被洪水围困,可在屋顶、树上等高处避难,不要徒步涉过水流急、水深过膝的水溪;如有条件时,要积极援救周围的遇难者。
4、地震时的防范措施:
(1)地震来临时,迅速准备饮水、药品、干粮、手電筒、收音机等物,以防不時之需。
(2)将室内较重物品放置低处,并予固定,以防地震时掉落造成伤害。
(3)切断电器设备的电源,打开门窗,以免地震时变形而无法逃生。
(4)若在室內,立即远离架子和柜子,背对窗户,躲入坚固的桌下。不可搭乘电梯。
(5)若不幸受困,千万要保持清醒及冷静,以敲打器物代替喊叫,绝对不要放弃求生意志。
5、遇到龙卷风怎么办?
(1)在室内时,务必远离门、窗和房屋的外围墙壁,躲到与龙卷风方向相反的地方抱头蹲下。
(2)躲避龙卷风最安全的地方是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3)应及时切断电源,以防止电击人体或引起火灾。
(4)在野外遇龙卷风时,应迅速向龙卷风前进的相反方向或垂直方向逃离,伏于低洼地面,但要远离大树、电杆,以免被砸、被压或触电。
(5)汽车外出遇到龙卷风时,千万不能开车躲避,也不要在汽车中躲避,因为汽车对龙卷风几乎没有防御能力,应立即离开汽车,到低洼地躲避。
6、高温。
高温灾害主要是气温太高而引起人员、动植物不能适应的现象。 高温灾害的防御措施:
(1)安装空调、电扇,以改善室内闷热环境。但不要长时间呆在空调房内,以防止产生头疼头昏等所谓“空调病”。电扇不能直接对着头部或身体的某一部位长时间吹,以防身体局部受寒。
(2)浑身大汗时,不宜立即用冷水洗澡,以防寒气侵入肌肤而患病。应先擦干汗水,稍事休息后再用温水洗澡。
(3) 高温天气宜吃咸食,多饮凉茶、绿豆汤等,以补充固出汗失去的水分盐分。
(4)适量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人体的耐热功能,提高适应高温环境的能力。
五、大学生网络安全常识
根据法律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的《计算机 及网络法律法规》一书统计,1991年至1999年1月间,我国颁布有关的法律法规23个,涉及计算机软件保护及著作权登记、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计 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计算机工程、电信设备进网管理、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管理、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
1、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制度主要有哪些?
(一)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
(二)计算机信息系统实行安全等级保护。
(三)计算机机房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在计算机机房附近施工,不得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
(四)进行国际联网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由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使用单位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备案。
(五)运输、携带、邮寄计算机信息媒体进出境的,应当如实向海关申报。
(六)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负责本单位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
(七)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发生的案件,有关使用单位应当在24小时内向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报告。
(八)对计算机病毒和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其他有害数据的防治研究工作,由公安部归口管理。
(九)对国家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的销售实行许可证制度。
2、哪些行为属于传播计算机病毒行为?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有下列传播计算机病毒的行为:
(一)故意输入计算机病毒,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
(二)向他人提供含有计算机病毒的文件、软件、媒体;
(三)销售、出租、附赠含有计算机病毒的媒体;
(四)其他传播计算机病毒的行为。
3、上网用户不得利用互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发布、传播含有哪些内容的信息?
(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三)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愚昧迷信的;
(六)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七)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九)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4、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活动主要指哪些活动?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下列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活动:
(一)未经允许,进入计算机信息网络或者使用计算机信息网络资源的;
(二)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功能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的;
(三)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的;
(四)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的;
(五)其他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
上一篇资讯:没有了
下一篇资讯:没有了
下一篇资讯:没有了